今天是:
欢迎访问信息与通信学院网站!

电子信息工程

发布者:吴昌灵发布时间:2023-09-11浏览次数:10

一、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主干专业,是一门基础知识完整、应用领域广泛、发展迅速的工科门类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内首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之一、广西首批精品专业、广西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专业于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图像与音视频处理、智能信号处理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发展与建设

1980年,源于我校无线电通讯专业。

1998年,专业设立,是国内首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之一。

2003获评为广西首批精品专业。

2009年,获批为广西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

2013年,获批为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2014年,获评为广西优势特色专业。

2015年,获评为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

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课程体系

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理念,构建了“(计算)机、(电磁)场、(电)路、信(号处理)、通(信)”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四、专业特色

专业建立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电子信息类国家质量标准;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理念,构建了“机、场、路、信、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推行创新创业第二张成绩单,构建非技术性课程体系,工程思维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专业重视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务实创新,擅长图像与音视频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及雷达信号处理等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1.基于AI智能赋能的课程体系设计

2. 实践环节培养条件

 

3. 校企联合培养合作

1) “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华为)

2) 与企业面对面(桂林远望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

3) 与企业共建实验室

4.学科竞赛

专业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从基础实践、工程应用、创新设计、创业服务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创业育人实践体系。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科协、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四创中心,鼓励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种学科竞赛,同时引导学生参加科教协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等。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每届均有1-2支队伍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五、就业与深造

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可在通信、电子、信息与通讯等多类型部门从事研发、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撑等工作。本专业就业质量高,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电子信息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深受社会广泛好评。

 

 

六、师资队伍

1.概述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授7名,副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师资队伍中,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1人,广西区优秀专家1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人选2人。

2.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开发等省部级项目三十余项。在目标探测、图像与音视频处理、智能信号处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1)TVLF-煤矿探水雷达

2) 低慢小探测雷达

3) 穿墙探测雷达

4) 智慧实景云防系统

5) 大规模智能化视频数据分析

6) 智慧交通

7) 无人机无源探测

8) 智能语音信号处理

3. 教学和科研成果

七、教学和学科平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