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国辉.“比工人的意识更强有力的意识”的批判——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的理论视野[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2):182-185.
[2]苏国辉.大学精神与文化特质的凝练、创新与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9(22):35-37.
[3]苏国辉,张琪.诺曼·莱文“马克思-黑格尔连续论”之辨析[J].哲学动态,2019(07):71-76.
[4]苏国辉.复杂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强国之路论析[J].理论导刊,2019(07):82-86.
[5]苏国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基本经验[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2):55-61.
[6]苏国辉,李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大数据思维[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03):60-64.
[7]苏国辉.关系调适: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理论观察,2015(01):18-20.
[8]苏国辉.共生 共创 共荣——企业文化融合的模式研究[J].企业文明,2009(03):30-32.
[9]苏国辉.危机中企业文化的避险功能[J].市场营销导刊,2009(01):74-77.
[10]苏国辉.企业文化变革的路径[J].发展研究,2009(02):72-74.
[11]苏国辉.人类生存范式的转向:走向生态文明[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102-104.
[12]苏国辉.利奥塔后现代知识报告的批判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08(07):42-45.
[13]苏国辉.迷失与回归:生态文明的人性注解[J].理论月刊,2008(0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