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是广西最早创办该专业的高校,截至2023年7月,已有18届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313人

经过持续建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4年获批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018年列入广西智能制造专业群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含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方向),2021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并获批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学”、“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获评广西一流本科课程。

本专业依托我校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的学科优势,以“建环能+电子信息”深度融合为特色,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技能突出、务实创新、具有国际视野,能胜任在暖通空调、能源应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立足电子行业背景,着重改善智能制造厂房生产工艺环境,突出人工环境智能控制、智慧能源管理、建筑设备智能化等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拥有一支育人水平高、学术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3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占9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74%,专业课授课教师全部拥有6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本专业定期选派教师参与广西优秀教师出国留学计划、广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担任访问学者。

本专业拥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建有热工基础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传热与传质实验室、空调与制冷实验室、通风与燃气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测试实验室等,实验设备563台(套),总价值约1100万元。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桂林市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中心、西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并与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市顺恒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区内外多家建筑企事业单位共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及桂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共4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40余项。

本专业积极倡导学生科研创新,学生科技活动氛围浓厚,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屡获佳绩。在2023年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近三年来,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海尔磁悬浮杯绿色设计与节能运营大赛绿色设计学生组-希望之星奖、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三等奖、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三等奖,以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国家与省部级奖项共50余项。

本专业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就业适应面广、培养特色鲜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广西、广东等泛珠三角地区的建筑与电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交流能力,能胜任在人工环境营造、能源应用、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技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咨询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结合我校在电子信息、计算机方面的学科优势,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为以下六方面,即毕业生五年后达到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业道德,并能够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

2、具备运用数学、力学、热工、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经济管理的相关能力,具有承担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能够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中空气处理与室内热湿环境控制、系统分析与优化、建筑设备智能化等方面的问题;

4、具有良好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活动的成果在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合理判断和评价;

5、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6、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下列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建筑环境工程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现代信息工具运用,提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分析其可行性,以形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有效思路。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核心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空气调节、冷热源系统、供热工程和通风工程。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新生项目/研讨)、热工基础实验、传热传质综合实验、制冷、空调与供热实验、冷热源系统课程设计、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建筑设备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40学分,通识选修课程 6学分,学科基础课程7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12学分,实践教学课程34分,多元化教育课程8学分(详情以培养方案为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